饮用水市场分析
来源: | 作者:纳食 | 发布时间: 2018-01-29 | 218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中国,水代表财,事实上包装饮用水确实越来越赚钱。每销售5瓶饮料,其中一瓶就是水。中国包装饮用水市场份额远超1000亿,逼近2000亿。

 

尤其是近两年,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瓶装水销量快速增长,增速在整个食品行业都少见,更是让其他饮品羡慕。2016年,包装饮用水类产品主营业务收入1354.04亿元,同比增长5.90%,占饮料行业比重21.06%。瓶装水市场发展迅猛,诞生出众多瓶装水巨头,也让不少地方性品牌产品活的非常滋润。

六大瓶装水巨头(农夫山泉、华润怡宝、康师傅、百岁山、娃哈哈、冰露)把持八成市场,似乎让后来者很难进入,新品也很难激起水花。然而纳食发现,这个逼近2000亿的市场,一个细分品类超越瓶装水增速,发展快到让农夫山泉、怡宝、百岁山都坐不住了。这个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品类,就是——气泡水!


纳食认为,凭借以下三点,气泡水会成为下一个风口。

1、发达国家趋势引导。

2、国内消费者消费升级意识。

3、最好的企业都在行动。

1、看发达国家趋势:欧洲市场已经成熟,亚洲市场早晚爆发!

一天要喝八杯水,在欧洲人的字典里,意思是一天要喝八杯气泡水(sparkling water)。在法国、瑞士等一些欧洲国家,矿泉水通常指含有碳酸气体的饮料,去餐厅吃饭,如果不想要带气的水,一定要提前告诉服务员。

 

德国拥有饮用充气矿泉水的传统,气泡水产量占比高达78%。德国人甚至拥有气泡机(往水里添加气泡的机器),普及程度不输于中国的豆浆机。在意大利和法国,气泡水的产量占比也有33%和18%。


在美国市场,出于对健康和绿色生活方式的追求,六七年前美国消费者就已经投奔低热量的加汽饮料。2009-2015年美国气泡水的销量从202百万加仑增至424百万加仑,高于同期瓶装水行业5.6%的复合增速,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同时,气泡水的市场占比不断上升,从2.4%增长到3.6%。


国际市场的潮流必然引导中国饮用水转型。

 

欧美消费者爱健康,中国人就不注重健康吗?显然不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销量的下降,就是国人关注健康消费的证明。气泡水在保留碳酸饮料气泡口感的同时,又不添加人工甜味剂,符合低糖低热、天然健康的理念。假以时日,消费者必然追寻。

 

而且,德国等欧美国家,气泡水市场崛起和人们爱吃肉有关。德国人非常爱香肠,而香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