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水代表财,事实上包装饮用水确实越来越赚钱。每销售5瓶饮料,其中一瓶就是水。中国包装饮用水市场份额远超1000亿,逼近2000亿。
尤其是近两年,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瓶装水销量快速增长,增速在整个食品行业都少见,更是让其他饮品羡慕。2016年,包装饮用水类产品主营业务收入1354.04亿元,同比增长5.90%,占饮料行业比重21.06%。瓶装水市场发展迅猛,诞生出众多瓶装水巨头,也让不少地方性品牌产品活的非常滋润。
六大瓶装水巨头(农夫山泉、华润怡宝、康师傅、百岁山、娃哈哈、冰露)把持八成市场,似乎让后来者很难进入,新品也很难激起水花。然而纳食发现,这个逼近2000亿的市场,一个细分品类超越瓶装水增速,发展快到让农夫山泉、怡宝、百岁山都坐不住了。这个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品类,就是——气泡水!
纳食认为,凭借以下三点,气泡水会成为下一个风口。
1、发达国家趋势引导。
2、国内消费者消费升级意识。
3、最好的企业都在行动。
1、看发达国家趋势:欧洲市场已经成熟,亚洲市场早晚爆发!
一天要喝八杯水,在欧洲人的字典里,意思是一天要喝八杯气泡水(sparkling water)。在法国、瑞士等一些欧洲国家,矿泉水通常指含有碳酸气体的饮料,去餐厅吃饭,如果不想要带气的水,一定要提前告诉服务员。
德国拥有饮用充气矿泉水的传统,气泡水产量占比高达78%。德国人甚至拥有气泡机(往水里添加气泡的机器),普及程度不输于中国的豆浆机。在意大利和法国,气泡水的产量占比也有33%和18%。
在美国市场,出于对健康和绿色生活方式的追求,六七年前美国消费者就已经投奔低热量的加汽饮料。2009-2015年美国气泡水的销量从202百万加仑增至424百万加仑,高于同期瓶装水行业5.6%的复合增速,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同时,气泡水的市场占比不断上升,从2.4%增长到3.6%。
国际市场的潮流必然引导中国饮用水转型。
欧美消费者爱健康,中国人就不注重健康吗?显然不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销量的下降,就是国人关注健康消费的证明。气泡水在保留碳酸饮料气泡口感的同时,又不添加人工甜味剂,符合低糖低热、天然健康的理念。假以时日,消费者必然追寻。
而且,德国等欧美国家,气泡水市场崛起和人们爱吃肉有关。德国人非常爱香肠,而香肠这种重口味需要小清新的气泡水来解腻,气泡有助消化的功能。现在中国人均消费水平越来越高,普通人的餐桌上,肉制品比例更大,经过市场的教育,当消费者认识到气泡水的好处,市场会越来越大。
在临近的日本市场,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欧洲流行的气泡水已经开始在日本流行。根据日本饮料巨头三得利的市场调查,2006年有过气泡水饮用经历的受访者占比只有19%,2010年比例上升到61.2%。超过六成受访者想喝碳酸饮料却为了健康开始选择气泡水。
中国气泡水销售量增长前景乐观
对于气泡水,欧美市场早已成熟,日韩市场快速发展,中国市场潜力无穷!
2、看国内消费者:消费意识升级,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怕死”“养生”“舍得花钱”!
纳食并非盲目鼓吹西方流行的,一方面,气泡水的高速增长有数据支撑,另一方面,国内消费意识正在升级,消费习惯越来越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纳食认为,有几个关键词,可以帮助大家了解当下消费升级趋势。
关键词一:高端大气上档次、舍得花钱、晒
“物美价廉”在很长一段时间代表着畅销,很多品牌认为产品质量好,性价比高,就能卖出去。但现实中,确实有低价货卖不过高价货的情况。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不差钱”,选择一件商品,更多的是选择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身份和价值观。所以,才会有朋友圈“晒”的行为。不够高端的产品,你会在朋友圈“晒”吗?
气泡水,天然能让消费者“晒出来”。为什么,因为在欧美,从1980年代开始,气泡水就被称为“高智商和高品质人群的标配水”。不少名人都是气泡水的忠实粉丝。想一想,你爱喝的气泡水,和英国前首相布莱尔、 Facebook 首任总裁、亿万富翁是同款。是不是很有必要发个朋友圈?而当消费者愿意为你的产品发朋友圈时,你就有活体广告了。
关键词二:“怕死”、“养生”
从中年人必备保温杯泡枸杞,到开始养生的90后,再不明白这波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健康,就真的晚了。
人们意识到含糖饮料不好,所以可乐销量大幅下滑。意识到经常喝激素添加式功能饮料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某些伤害,所以减少消费功能饮料。而抓住消费者这一心理的厂家,比如当年的五谷道场、主打非油炸更健康,火爆到经销商堵到厂子门口等着拿货。江中猴菇饼干,养胃的饼干,不仅自己的产品火,还养活了一堆山寨小厂。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在饮品方面,虽然消费者明白要健康,要拒绝碳酸饮料。但是,碳酸饮料独特的加气口感,让很多人欲罢不能,无法舍弃。而气泡水,不仅具有碳酸饮料刺激的口感,还低糖低热量更健康,富含钾、钠、钙、镁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矿物质。在进餐前喝一瓶气泡水,帮助消化,打开味蕾,不用担心肥胖或者消化不良。
3、看最好的企业都在做什么:雀巢、农夫山泉、华彬、汇源,一线巨头都已经在行动!
近几年中国气泡水增长爆发,发展形势被各个大佬看好,不少企业早就开始布局,默默抢夺市场。中国消费者最早接触的气泡水品牌巴黎水,其实1992年就被国际食品饮料巨头雀巢收购。一直以来由雀巢中国总经销从国外直接进口销售,雀巢中国不参与。2017年雀巢却打破了这一惯例,在中国推出巴黎水全新塑料瓶装。正是因为看到气泡水的广阔前景,有信心用塑料瓶装打开更大的市场,让气泡水在国内真正流行起来。除了巴黎水,雀巢还拥圣培露,一个来自意大利的气泡水品牌。目前巴黎水和圣培露在中国市场销量的平均增长率每年都在 30% 以上。
除了国外气泡水品牌的引进,国内巨头也对这个市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2016年中国红牛公司(华彬)收购了瑞士著名VOSS气泡水。VOSS芙丝瓶身是奢侈品设计总监设计,看上去非常精致简约,很多消费者购买VOSS仅仅就是为了获得他的玻璃瓶重复利用,产品口碑非常好。
红牛之外,对市场非常敏感的农夫山泉推出充气天然矿泉水。采用水滴形玻璃瓶,搭配自然景物插画,赢得多项国际大奖。每年推出定制生肖瓶,大玩只送不卖,吸引人眼球。2017年3月,百岁山也推出高端矿泉水品牌“Blairquhan本来旺”,分为苏打水与天然矿泉水两种规格,均为玻璃瓶装。
国内当之无愧的果汁老大,也暗中布局气泡水多年。当年汇源作为民族品牌,未能与可乐牵手成功,但是拥有了18条加汽饮品生产线,是国内最大。另外汇源拥有一处泗水矿泉,水质好,富含矿物质。
综合考虑,纳食认为中国饮用水将迎来加汽时代,气泡水每年28~30%快速增长,已经让各大水企感到挑战。已经加入到竞争的企业,国外品牌受限于水源地太远和运输条件,成本居高不下,价格也高。国内竞争者,华彬集团也许是因为红牛商标问题,战略上对VOSS重视不够,虽然产品国外口碑不错,但是 VOSS目前在中国发展缓慢。如今红牛又大力推战马新品,更难分出精力在气泡水上。
农夫山泉和百岁山本来旺在国内也主打高端路线,价格偏高,甚至远超众多高端进口气泡水。品牌本身主要推广方向是高端餐饮渠道。汇源虽然主攻果汁方向,但凭借18条加汽饮品生产线,再加上拥有泗水矿泉,水质天然具有功效,是我们看好的品牌之一。另外透露一条纳食独家信息,据汇源内部人透露,汇源气泡水零售价格将低至五元,绝对是气泡水中的杀手锏,价格屠夫。
在接下来的几年,农夫山泉、百岁山、汇源等一系列大品牌开始给消费者进一步输入关于气泡水的认知。纳食相信气泡水也一定会成为下一个风口,像天然水一样流行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