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曾经的“欧洲第一,全球第二零售商”法国家乐福宣布,腾讯和永辉对家乐福中国进行潜在投资。曾经传了5年的“卖掉家乐福”的传闻,终于成真。
与该消息同时,家乐福发布“家乐福2022计划”宣布法国总部裁员2400人,并将经营重心转向电子商务和有机产品。
曾经的“零售教父”,
缘何卖身?
作为“欧洲第一,全球第二”的家乐福,早在1973年就开始走全球化路线,也是最早进入中国的一批国际零售商。
1992年,中国开始对零售业进行对外开放试点,区域仅限于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青岛6个城市和深圳等五个特区,每个地方只允许一两家合资零售商业企业。
1995年,家乐福与北京中创商业公司合资,避开“零售”成立了商业管理公司,开始了家乐福在中国的第一家店。并且从持股到控股,开始一步步渗透进入中国零售业。
2001年,家乐福经过6年发展,在中国已经有27家大卖场门店,销售规模超过80亿。当时沃尔玛只有8家门店。
到2008年,家乐福已经在全国41个城市,开设超过130家大卖场,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在全国雇员超过7万,销售额达到300到400亿。除大卖场外,通过家乐福销往世界的中国商品超过10亿美元。
家乐福进入中国,让中国零售业真正认识到了什么才是大商超、大卖场。所采用的的六大策略更是成为国内商超发展和学习的榜样,被誉为“零售教父”。
曾经让家乐福辉煌一时的六大策略:1.超大规模策略,依靠大规模降低成本,以低价和繁多的品种吸引消费者。2.跨国经营策略,抢滩中国、泰国、印度、巴西等国际市场,避免国内市场的有限竞争。3.低廉价格策略,通过渠道控制成本,降低价格,利用延期付款等措施,减少周转资金的占用,节省成本,保持商品低价。4.本土化策略,从员工到陈列,都实行本土化。5.协作联盟策略,与当地有经验零售商联盟,快速完成进货,人力支持。6.逼近赶超策略,推出特级市场,赶超沃尔玛超级中心,拓建电子商务等。
家乐福在中国发起了一场革命,带动中国零售的发展与变革。当然家乐福并非无敌的,在中国香港、日本、韩国都相继上演滑铁卢,败走。而随着中国市场不断的发展与变革,家乐福在竞争中也逐渐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