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教父
来源: | 作者:纳食 | 发布时间: 2018-01-29 | 205 次浏览 | 分享到:
  

家乐福神话的结束

   

早在五年前“卖掉家乐福”的传闻就已经在市场上流传,而在近几年,家乐福闭店新闻更是成为媒体炒作的热点。甚至有家乐福员工向媒体透露被家乐福中国变相裁员。曾经的“零售教父”已经神话不在。

 

 

据数据显示,2016年家乐福亚洲市场销售额下降3.8%,运营利润亏损5800万欧元。2017年全球业绩上升,但是中国市场业绩下滑7.6%。其实家乐福在中国业务下降已经持续七年时间,从2009年开始,家乐福单店业绩从2.35亿,下降到2016年的1.58亿,下滑幅度超过30%。

 

家乐福单店业绩对比

 

七年来家乐福创造利润的能力在不断下降,2013年到2015年连续三年销售额呈现负增长。当年的“零售教父”,业绩神话,身上的光环在不断消散。

 

当然,单店业绩的下降,并不是仅家乐福一家,大润发,沃尔玛等巨头单店业绩也在不断下降,但是远没有家乐福凶猛。巨头下降的原因主要集中在:

  1. 整个线下零售环境的不景气,市场竞争加剧。除了国际巨头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外,永辉等国内零售巨头快速成长,分润市场份额。

  2. 商业地产发展加速,租金成本的快速增长。七年时间,中国房价上涨超过2倍,对大商超,大卖场来说是灾难式的增长。

  3. 电商的快速崛起,分润线下流量。特别最近两年新零售的加剧,市场更加恶劣,资本巨头整个零售业,带来整个行业的颠覆。

  4. ……

 

当然面对危机,家乐福也一直在不断尝试创造新的竞争点。2013年自建“家乐福网上商城”但是至今运营不畅。2014年引进“Easy家乐福”便利店,但是发展缓慢,至今数量不超过50家。

除外在因素外,家乐福长期发展以来造成的人员臃肿,经营成本的不断上升,也是企业走向没落的重要原因。此次公布的“2022计划”无疑正是针对内部的调整,预计2020年起每年减少20亿欧元成本,可以想象家乐福成本中水分有多大。而与腾讯、永辉的合作则是对应外部因素的改变,在不断寻找新的利润点和增长点,从而续写自己的神话。

  

电商巨头入局,

家乐福神话能否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