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五种经销商必死无疑!
来源: | 作者:纳食 | 发布时间: 2018-03-05 | 386 次浏览 | 分享到:

 

熟悉的茶π,小茗同学销量不错,但是人群和渠道都有限。2017年达到十亿的汤达人,一步步的市场成长用了将近十年时间……

 

现在无论产品还是终端市场,需要的都是一步步稳扎稳打,耐心,细心的做好市场。产品竞争已经进入惨烈到极致。

 

4,大经销商越来越规范,小经销商市场机会越来越小。

 

2016年,农夫山泉实行大经销商制度以后,大经销商时代越来越近。

 

在2015年以前,产品从厂家到消费者手中需要经过一层层关系,省级,市级,区级,县级,还有各种二批……

 

随着经销商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2015年电商开始的“消灭二批”“取代经销商”,小经销商的机会越来越少,利润越来越低。而2016年农夫山泉开始的大经销商制度开始后,越来越多的厂家向大经销商制度靠拢。

 

大经销商规范经营,在市场寒冬中渐渐体现了优势,在竞争逐渐抓住主动权。

 

5,电商冲击,各类交易平台冲击。京东、阿里巴巴,都在自己做配送。

 

2015年电商开始冲击快消品行业,取代经销商的留言不断传出,2016年受到经销商广泛关注的新通路和零售通逐渐形成的市场冲击;2017年新零售的大爆发,京东便利店、天猫超市,阿里入股高鑫零售,腾讯入股永辉,腾讯与家乐福合作……

 

以京东、阿里的电商巨头开始不断深入经销商的领域,而且无论京东还是阿里巴巴都在不断完善自己的物流系统,完成从选品到配送的每一个步骤。

 

在电商的冲击之下,经销商渐渐失去主动性,忘却自己的优势所在,更多的在小心翼翼的求生存。

 

 

经销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吗?显然并没有,经销商在市场中扮演的角色是无法替代的。

但是想要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是现在经销商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未来这五类经销商必死无疑:

 

1,做商不转型行商,不走出去。

 

坐商是市场经济初期的产物,因为产品供不应求,缺乏相应的竞争环境。经销商往往能够轻松的展开业务,靠着良好的环境和政策,经销商能够轻易获得利润。

 

但是现在连各大电商巨头都已经走出来,开始向终端,向商超出手,开始讲线上的流量向线下转变。近期阿里开始对大润发开始改革,将线上红利转化为线下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