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他刷6年啤酒瓶子,竟刷出462亿销量,凭什么?
来源: | 作者:纳食 | 发布时间: 2018-05-15 | 777 次浏览 | 分享到:


今天要说的是青岛啤酒的老朋友,金志国,一句不经意的话让它练就了刷瓶子的绝活,让他把苦日子熬出了头,更成为青岛啤酒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人物。



是金子终究会发光

1956年,金志国出生于青岛。当年,全家五六口人都挤在一个狭窄的门洞里,靠一块木板挡风。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金志国打小就知道生活的艰辛。他5岁开始烧煤炉学做饭,7岁跑市场捡烂红薯。

到了1975年,青岛啤酒厂到青岛一中来招聘,金志国第一个报了名。说“只要有饭吃,就是天天洗啤酒瓶也乐意。”没有想到,进了工厂的第一份工作还就是洗瓶子。不过,别以为刷瓶子简单,刚开始,金志国力气小,总拿不住,“碎一个扣2分钱”,心疼得整晚睡不着。为此,他每天加班练到晚上11点,一个酒瓶要来回洗3遍。10天过后,金志国可在30秒内让12个酒瓶全部到位,并练就一天洗出300个啤酒瓶的绝活。


6年后,工长安排金志国晚上烧锅炉。同组的其他5个人,聚在一起不是嗑瓜子就是打牌,只有金志国书本不离手,正是因为他的勤奋好学随后的3年,金志国先后做过人事处干事、供销科科员、生产调度处处长助理。到了1990年,金志国升任厂长助理,管理下面的8家啤酒厂。


至此之后,金志国开启了他在青啤的改革之路。



首次改革:主动请缨,金汉斯扭亏为盈

1993年,青岛啤酒上市,此后公司大举扩张。没有想到第一步就搞砸了,收购的西安汉斯半年不到就陷入亏损,这个时候,金志国站了出来,“助理专业户”成了汉斯啤酒的一把手,他开始大刀阔斧搞改革:


第一,按劳分配。全体职工根据每人的岗位贡献重新划分工资等级。


第二,研究市场。他的小本本记满了调查问卷。


第三,整合品牌。根据黑啤不易醉,搭配烤肉口感润泽的特点,金志国果断推出“金汉斯”新品牌。为此,他三顾茅庐,请回汉斯的销售总监,“在大雁塔周围的夜市和烧烤店全面铺开。”


在西安工作的4年,金志国只回了3趟家。天道酬勤,汉斯第一年就扭亏为盈,“盈利214万。”到了1999年,利润突破5000万,等到他调离时,汉斯利润已经突破1个亿,成为青岛啤酒的重要利润来源。

二次改革:内部大重组



在西安大获成功后,2000年,金志国再度委以重任,掌舵北方事业部,“分管西北、华北市场,重组北京五星和三环亚太啤酒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