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豆奶行业深度分析。巨头不大,黑马惊人,新秀如雨后春笋多如牛毛!
来源: | 作者:纳食 | 发布时间: 2017-06-30 | 404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7年,红牛与华彬商标风波,饮料企业纷纷推出功能饮料新品,摩拳擦掌,都希望抢夺360余亿的红牛市场份额。豆奶行业也是一样,2016年维维推出的玻璃瓶豆奶,4家工厂供不应求,老牌豆奶品牌焕发新枝,成为行业热点。2017年3月,达利集团推出豆本豆豆奶产品,精心制作出豆奶的市场分析视频。解析了豆奶与牛奶市场对比,豆奶需求是牛奶的2倍以上,市场空间高达2000亿。铺天盖地的新媒体传播,使得豆奶成为2017年行业最热的品类之一。

 

近年来,快消品行业下滑严重,饮料行业新品存活率较,多数企业不敢贸然创新,都希望找到一个爆款品类,成功突围。豆奶拥有2000亿的市场份额,饮料企业都以为看到曙光,纷纷涉足。除了维维、维他、祖名、蒙牛、永和、泰国VITA等老品牌之外,2017年新品更是如雨后春笋,唯怡、鹤园、田园记忆、大马帮、中豆、中林豆奶、俊龙豆奶、喜宴豆奶、全成豆奶、巴比农庄、华生堂、维伽多、泰爷、豪园、乐稻、天天三健、天贝、咪力、健优等品牌,多如牛毛。而拥有中国最大非转基因大豆种植基地的北大荒集团,也宣布进军豆奶品牌,推出“北大荒”东北豆奶。

 

 

行业混战之际,我们发现中国豆奶并没有想象中的这般红火,据多地经销商反馈,豆奶市场趋势增长,但是消费需求有待提升。维维2016年营业额44.64亿,维他奶大陆业绩超23亿。事实上伊利2016年营业额高达606.09亿,相当于15家维维,30家维他。目前来看,豆奶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增长也非常迅速。

 

 

关于中国豆奶行业现状,我们总结如下:

 

 

 

   

1

   

巨头不大,维维内忧外患,维他谨慎有余

 

维维、维他等老牌豆奶品牌,业绩并不太大。相对于2000亿的市场空间,相比于600余亿的牛奶老大,业绩确实少的可怜。据行业经销商反馈,维维在市场上多以玻璃瓶豆奶增长较为可观,但是回收瓶对经销商的资金占用较大,回收较为麻烦,盈利能力受限。维他一直局限于广东市场,近年来在武汉、上海、佛山布局工厂,华中华东有所提升。据经销商反馈,维他多是利乐包装为主,香港品牌团队在内地的开发经验不足,内地市场能否开拓成功有待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