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汁,老品类如何重新炒热市场?
来源: | 作者:纳食 | 发布时间: 2017-08-14 | 655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饮料行业中椰汁并不是一个新的品类,20世纪90年代,以椰汁为代表的植物蛋白饮料兴起,保健、养生、自然等概念出现在饮料诉求中,如椰树椰汁、椰麦椰汁等如雨后春笋般竞相出现,椰汁曾经辉煌一时,但之后便陷入了不温不火的销售状态。

   

 

 

两大因素制约行业持续发展

 

原料有限将成掣肘因素

从需求角度来看,我国椰子的需求量每年高达26亿个,产值可达数百亿元。从产业布局来看,椰汁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海南、广东、福建三地。特别是在海南,拥有大大小小的近40家椰子加工企业,形成了种植、深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

 

随着我国椰子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国内的椰子果产量远远无法满足加工业的需求。目前仅作为鲜食和椰汁饮料,我国一年就需要椰子果2亿个以上,此外还有椰纤果、椰油加工原料、食用鲜椰子果及糖、饼、点心食品配料等椰子加工产业,椰果需求量10亿个以上。

 

由于椰子果产量不足,椰子价格10年上涨了3倍以上,椰子加工企业成本快速上涨,企业不得不从国外进口大量椰子果,椰汁企业生产成本大大提升,这无疑成为为行业持续发展的隐忧。

 

加入者众,需谨防恶性竞争,市场需求增大,企业有利可图,椰汁企业和品牌便迅速涌现,导致同质化现象也日益突出,尤其在外包装、口味等方面越来越接近。

 

南北差异,是发展最大制约因素

南北差距明显,江浙沪闽托起椰汁销量。就目前椰汁市场而言,东北(黑龙江除外)、华北等北方省份产品销售不理想,而浙江、广东、福建、上海等地椰汁消费异军突起。一是北方还没有真正形成椰汁消费习惯,很多人对椰汁营养价值等没有清晰认识;二是北方蛋白饮品市场多年来被核桃乳饮品占据,对椰汁的铺市及动销形成制约。

                         

椰汁市场新特性

 

近几年凭借产品创新、渠道创新等方式再度成为热门饮品品类,尤其近两年椰汁品类发展有了显著的新特性。

 

首先,市场成功突破“长江沿线”,如特种兵生榨椰子汁在江苏市场拥有极高占有率、欢乐家椰子汁在华北地区铺货率极高。2016年,苏萨食品仅江苏省单品销售突破10亿元,并且在浙江、福建、黑龙江和广西等区域“攻城略地”,表现强劲,成为椰汁品类的新生力军,且作为“中国生榨椰子汁创始企业”,推动椰汁品类进入“生榨时代”,引发跟风者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