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的七大法宝!
来源: | 作者:纳食 | 发布时间: 2018-02-01 | 275 次浏览 | 分享到:

30年前,中国人买东西品牌不会超过三个,但娃哈哈绝对是其中之一。从儿童营养液到果奶、纯净水、非常可乐、营养快线……娃哈哈年年推陈出新,独创的"联销体"营销模式让饮料巨头可口可乐也无计可施,宗庆后堪称过去30年来最具进取、创新的实干家。

 

宗庆后虽性格内敛,交友不广,媒体沟通能力也不算强,但在企业经营上却有七大法宝,用它们成功打造出属于娃哈哈的商业帝国!

 

娃哈哈集团全国业务分布图


法宝一:落地务实

宗庆后坚信自己套成功的经验和规则,而对于主流企业理论不屑一顾。曾有人问: “娃哈哈制定了什么战略?”宗庆后说:“娃哈哈没有战略,我不会去考虑八九年之后的事情,只考虑明天的事情。”

 

宗庆后每年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市场一线跑。2002年8月,为新建分厂考察选址,宗庆后12天跑遍大半个中国,并且每年不管再忙,宗总都会留出5个月时间来走访全国的经销商。事无巨细的作风,让他对娃哈哈未来的发展做出的决策无一不是落地而又务实的。

 

法宝二:创新、差异性


宗庆后对市场定位具有很强的感悟力,他认为,定位并不是在产品的开发阶段就可以完成的,定位要贯穿整个营销过程。在他做儿童营养液项目时,许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放着10亿人口的市场不做,只做一个儿童市场呢?宗庆后就是看得准,城市中孩子们的生活条件越好反而食欲越差,将儿童营养液的卖点准确无误地定位在“全面促进儿童食欲”,并运用“实证广告”和“儿歌广告”,双管齐下结果一炮打响,捞得第一桶金。

 

法宝三:品牌实用主义

 

宗庆后的品牌观念与太阳神、巨人、飞龙等重视品牌的理念有所不同。在宗庆后看来,“没有效益的品牌便没有任何价值”。盈利是企业家的天职,所有的品牌打造及营销设计都是建立在“盈利是可见的”这一前提下的。


宗庆后投入广告推广品牌时更注重销售的好坏,而不是广告的艺术性是否强,他率先使用了“实证广告”,就是因为这种广告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接受之后更容易产生购买欲望和购买行动。“喝娃哈哈,吃饭就是香”、“有喜事当然非常可乐”等。广告语尽管没有什么文化品位和艺术性,但对受众很有煽动性,能直接拉升销售业绩。

 

法宝四:营销“蜘蛛战役”

 

娃哈哈的营销与其它企业的有所不同,宗庆后最初建的全国营销计划是“蜘蛛战役”计划,遵循的是“强势的产品,透明的政策,封闭的网络”的原则,其过程是“撒网--收网--修网--固网。”在营销网络上采取的是“打穿做透”的战术,宗庆后时常把“市场要打穿,营销要做透”当作口头禅来强调。使网络通过整合营销产生长期的“井喷效应”。让营销环节中的每一个人都有钱赚,而且最好是专心只做娃哈哈就最有钱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