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辍学搬砖,20岁从一家杂货铺干起,卖菜买生鲜到如今开出806家分店,年营收583亿,净利达18.2亿元。买私人飞机、买豪宅,走向人生巅峰,这就是永辉零售帝国的掌门人——张轩松。
再归超市,迎来劲敌
1998年底,张轩松退出啤酒行业,开始了他专业的超市经营。这时他的竞争对手是华榕超市。当时华榕是福州超市的大哥,这让作为民营企业的永辉好不羡慕。然而,从1999年开始,福建省首家大卖场———新华都购物广场亮相后,福州整个零售业格局也拉开了剧变的序幕。紧接着,台湾零售业连锁巨头好又多及世界500强企业麦德龙、沃尔玛相继入榕,一时大卖场成了福州零售业的主流业态,而且这一业态的福州布点之快,创下福州商业记录,短短一年不到时间,福州大卖场就突破了10家。而这一切张轩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有改变才能生存。”张轩松对自己说。
很快,张轩松找到了破题的答案。
2001年3月,福州首家“农改超”超市———福州永辉屏西生鲜超市开业,率先开创了“生鲜食品超市”这种全新业态经营农贸超市的模式。这是永辉真正崛起的开始。同年4月,张轩松创办成立了福州永辉超市有限公司。
永辉的目标市场定位以家庭主妇、上班族为主要客户群,商品定位以农副商品为主。张轩松创造性地摒弃一般超市主营服装、日用品、家电的模式,建立起以经营海鲜、农副产品、餐桌食品为特色的超市和连锁店。避开了与沃尔玛、麦德龙等洋超市巨头的正面竞争,为自身赢得生存空间。
同时,这几年,张轩松与京东刘强东展开战略合作,打造京东1小时到家服务,使得消费者足不出户都能买到永辉超市里的商品。
打造零售帝国
有人说,上学经常捣乱人,进入社会混的不会差!高中没毕业的张轩松确实有其不简单的地方。他目光敏锐,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的第一桶金来自东百和闽福发的权证。
他也把“不当先驱就当先烈”的勇气和敏锐的判断,移植到了永辉生鲜超市,他也因此成为“超市之王”。
在老家坐稳了位置,张轩松又思考着如何“走出福州”。2004月10月,重庆第一家永辉超市开业,并一炮走红。这年年底,永辉集团营业额达到 20亿元,首次进入全国超市零售业百强之列。
2010年,永辉超市上市,被誉为“生鲜第一股”。张轩松立意打造的零售帝国赫然成形。2012年第一季度,在国内A股上市的永辉超市收入62亿,但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净利润却比上一季度降低25%。
在张轩松看来,市场波动永远都在,但如果专注于核心业务,并在行业内建立优势,抗风险能力会强于多元经营企业,“当波动来临,垮掉的都是多元化经营的企业,而且正是因为市场波动,才促进了专业化公司的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