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达天下与养元的合作始于2002年年底。1999年12月31日,在这个世纪之交的夜晚,我带领我的团队第一次来到衡水——一个距省城石家庄并不远的城市。我自己当时也没有想到,一次世纪之交的见面,就使我们智达天下与衡水老白干、养元结下了不解之缘。2000年至2001年,在我带领团队为衡水老白干酿酒集团提供服务期间,我因为全力推动酒业公司的营销体制改革,成功推出集团酒类第二大战略品牌——“十八酒坊”,深受集团领导的信赖,这在衡水一时传为佳话。此时的养元作为衡水电力系统投身衡水老白干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依然挣扎在生死边缘,缺人、缺钱、缺技术、缺市场。
。
起步期的养元,没有名气,没有规模,没有市场根基,缺乏资金,缺乏团队,产品质量也不稳定。和今天许多在生死边缘挣扎的小微企业一样,面对庞大而错综复杂的市场,生长在强者夹缝之中的养元,既迷茫,又艰难。想做的事、该做的事很多,但是对当时的养元来说,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个,那就是生存。
我们经历过市场的残酷竞争,目睹过企业的沉浮命运,深知“活着”是小企业唯一的生存哲学。因此,在智达天下加入养元之后,所有的问题都要让位于“活着”这一根本问题。如何生存?如何提升销量?我们要卖什么?卖给谁?在哪卖?怎么卖?谁去卖?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就岌岌可危。
(一)卖什么:产品战略“两条线”

很多企业都会面临这样两难的处境,即产品太多会分散精力,想要聚焦却又担心会影响到业绩,2002年的养元就处在这种举棋不定的状态之中。当时养元旗下的产品可谓五花八门,除核桃乳之外,养元的产品线上还有果之恋系列、苹果醋系列,甚至还有衡水老白干的白酒代理产品。这些产品虽然杂乱无章,但是一年下来,这些流入市场的产品,至少可以为企业带来几百万元的销量,企业也因此才得以维系其生存。如果贸然聚焦,舍弃哪一类产品都有可能威胁到企业的生存。
企业该何去何从?对于弱势企业而言,所有可以帮助企业提升销售业绩的产品都值得尝试,然而对于心怀梦想的弱小企业来说,培育一款未来有望成为冠军的“适度差异化”产品,是明智之举。于是,在市场区域聚焦的竞争规划下,如何选择产品战略,是“做加法”,还是“做减法”?这就成为我们要交出的第一张答卷。养元是幸运的,在2003年那样粗放而混乱的市场环境下,这个茫然无措的小企业竟然拥有一个“可遇不可求”的种子产品——养元核桃乳。
我们对市场环境和行业趋势做出判断,认为根据植物蛋白饮料的品类进化趋势,核桃类植物蛋白饮料的前景是值得期待的。首先,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以绿色、营养、健康为主要特征的植物蛋白类饮料必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市场的总体前景很好。同时,在植物蛋白品类市场,竞争相对缓和,介入的门槛相对较低,尤其是核桃类品类一直没有一个统领性品牌,机会很难得。因此,在发展战略上,我们明确提出养元应进一步坚持并强化自己的主业——核桃类植物蛋白饮料。这是我们为养元产品战略提出的第一条线——战略产品差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