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牛范方庭
来源: | 作者:纳食 | 发布时间: 2017-11-17 | 504 次浏览 | 分享到:

“什么是快消品经销商?

其实就是一个高级搬运工。

但这一辈的价值就在‘高级’二字,

有一种成功叫坚持到底。”


3000箱到200万箱的跨越

1996年3月,被业界誉为“天下第一会”的春季糖酒会迎来了一个新“客人”,红牛首次出现在中国快速消费品采购商和经销商面前。

 

就是在这次展会上,时任西藏自治区总工会商贸总公司总经理的范方庭一眼便相中了这款饮料。“当时一看,就觉得中国红牛的金罐包装产品高端、大气、有档次。”尽管当时具有开拓性的范方庭对未来市场销路并无十足把握。

 

作为长期耕耘西藏快消品行业的经销商,范方庭一直有个信念,但凡有新品牌就应该引入西藏,让藏区农牧民和支援藏区建设的人们也能喝上高品质和引领潮流的时髦饮料。“市场永远是试出来的,不试永远不知道。”他说。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范方庭向中国红牛成都分公司下了一年的订单3000箱。回到西藏后,范方庭便开始组建红牛代理团队,首批专营红牛的团队不足20人。红牛专业推广团队以拉萨为据点,不断发展下级代理商,业务网络陆续拓展至林芝、日喀则、阿里、山南、那曲等五大片区,并实现了对藏区网络的最大范围覆盖。

 

辛勤的付出必有回报,红牛的销售量也逐年递增。1999年,销量突破6万箱;2004年,销量达到40万箱;2005年,销量突破50万箱。随后,中国红牛在西藏地区的销售逐年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

“2016年,我们的销售额超过200万箱。整个西藏自治区约318万人口(注:2014年数据),由于昌都市区域的销售不归我负责,减去七八十万人和目前经销网络很难覆盖到的区域人口,平均每个西藏人每年喝一箱红牛。这个成绩已经不得了。”范方庭自豪地说,“我们在拉萨市的铺市率可以达到100%,大小超市,杂货店,旅游点,餐饮渠道,网吧,休闲场所,可以说但凡有包装饮料供应的渠道就有红牛饮料。”


“汽车要加油 我要喝红牛”

“汽车要加油,我要喝红牛”。在辽阔苍茫的青藏高原,当时红牛品牌的广告口号几乎家喻户晓。红牛销量的爆发式增长是范方庭始料未及的,但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

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生活,走路都很容易累。对于司机群体来讲尤其如此。而红牛具有显著的提神功效,在西藏自治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火热建设年代,不论是日夜辛劳的司机开长途还是普通民众就特别需要。现在就更广泛了,即使是打麻将等休闲娱乐,他们都喜欢用红牛加冰来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