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快消品竞争难度螺旋式上升,每年胜出的单品越来越少,超过10亿的屈指可数,单品年销量达到50亿更是凤毛麟角。营销趋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在分析了103万经销商的选品需求,以及2015-2017年行业爆款共性基础之上,总结如下观点,共同探讨交流。
最近几年,快消品竞争难度螺旋式上升,每年胜出的单品越来越少,超过10亿的屈指可数,单品年销量达到50亿更是凤毛麟角。营销趋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在分析了103万经销商的选品需求,以及2015-2017年行业爆款共性基础之上,总结如下观点,共同探讨交流。2018年,快消品行业发展趋势:
一、功能营养型定位,成为快消品最具量级的营销焦点
业绩增长对企业来说不算难事,但是达到一定的销售量级(10-50亿),成为考验营销实力的标准之一。纵观中国快消品行业,市场份额能够超过50亿的单品,多以功能型和营养型为消费卖点。销量200亿的王老吉/加多宝以“去火”为功能卖点;单品突破百亿的蒙牛纯甄,是纯正的牛奶营养为卖点,蒙牛的传播口号“强壮中国人”是功能卖点;高达百亿的六个核桃以“补脑”为功能卖点;年销量50亿以上的汇源,传播的是健康的100%“果汁营养”;被贴上不健康标签的可乐,最初也是由治疗“头疼脑热”的药水演变而来。实际上,所有的饮料都具备“解渴”功效。
二、食材的升级,“更好,更健康”的传达,是快消品营销升级新趋势
消费者在食品行业的专业者甚少,为自我保护,让自己少受欺骗和伤害,自然会依赖品牌,追求更好、更健康的产品。食材的升级,带给消费者的价值是“更好的”信任。更好的营养,更好的功效,更好更健康的产品,进而给予消费者“更可靠的选择”。食材的升级,是快消品营销的返璞归真,也是食品最根本的创新。
纳食策划的北大荒东北豆奶销成为2017年最大的行业爆款,正是把制作豆奶的原料进行锁定、升级,以“东北非转基因好大豆”为策划重点,形成“更好的豆奶营养”认知,从而为消费者购买豆奶建立选择标准。
进口食材近年来成为新的消费趋势,儿童奶粉为提升销量,更多加入新西兰、澳大利亚等进口牛奶元素。中粮山翠销量较好的蜂蜜,是进口的蜂蜜。中盐也推出澳大利亚进口食盐,海晶盐。原产地也是好食材的符号,河南温县的铁棍山药最正宗,东北的五常、稻花香大米最香。有机、绿色认证的食品,价格会超出普通产品更多,消费者趋之若鹜。冬虫夏草不再煲汤吃、煮着喝,而是破壁粉碎,做成极草含片,生产工艺的升级,带来食材的升级,新品的利润惊人,销量高达20多亿。
原产地、有机、绿色认证、进口食材、工艺加工升级、复合型功能及营养,都属于食材升级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