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大”的旺旺帝国!
来源: | 作者:纳食 | 发布时间: 2018-01-31 | 214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8年,旺旺联合“天猫国货有好货”活动推出新年联名款方圆礼盒,玩了一把反差萌。旺旺这次将圆形雪饼做成了方形,方形的旺旺仙贝做成了圆形。将这些充满儿时回忆的零食变换外形除了用有趣、新奇感来吸引更多消费者外,“方”和“圆”也是旺旺今年新年营销活动的主题——有旺不怕方,一键还“圆”。

老企业的“尴尬”

事实上,旺旺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个例,它基本代表了中国一些老品牌目前所处的“尴尬”地位:

 

1.曾经主要消费群体的流失

以旺旺为例,它曾经的辉煌就因为它赶上了内地消费者物质需求爆发式增长的黄金时期,你当时的主流消费群体大多为60后、70后和少许的80后,但是进入21世纪,曾经主要的消费者已经老了,消费能力有限,即使对品牌拥有至高的忠诚度,可这毕竟不是他们的“消费天下”了。

 

2.品牌老化和产品老化

品牌老化、产品老化,是旺旺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旺旺对互联网时代主流消费群体,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和想法未真正理解,现在是90后和00后的天下,而旺旺并没有及时的“与时俱进”,跟上脚步。这也就导致了消费者对新品认识度不高,不能引发共鸣,这样必然不会在市场“翻出多大的浪花”。

 

3.产品思维老化

当旺旺意识到要改变的时候,就已经晚了。在新品上没有真正了解主流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而更大的问题在于它依旧用固有的传统生产型思维看待互联网环境下的消费市场,这才是它的根本问题。产品升级换代不如竞品快,而新产品中又没有拿得出手的。

 

以旺旺的乳饮品为例,除大型超市外,社区便利店、中小型超市的零售渠道仍以旺旺经典产品为主,新品则很少见。而在旺旺天猫旗舰店内,新品被放置在“新品专区”和“你没吃过的旺旺”的板块里,其销量大也才几百到几千之间,完全不匹配旺旺的知名度,以及做得风生水起的新媒体营销。



综上,纳食认为老品牌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改革:

 

1.培养年轻消费群体的品牌忠诚度

虽然老品牌的经典产品会伴随着我们很多人的成长,但是对于当代年轻的消费主力军来说,并不能产生很高的品牌忠诚度,所以就无法连续性销售,可能只是在营销最热的时候产生一个销售高峰,之后便回归平淡,这就很影响新品在市场的表现,长久以往,就会对品牌形象造成影响。所以企业一定要注意了解消费主力军的真正需求,被消费者接受和认可,才有在市场存活下去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