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大”的旺旺帝国!
来源: | 作者:纳食 | 发布时间: 2018-01-31 | 217 次浏览 | 分享到:

“你旺、我旺、大家旺”的广告语和“圆头渥发、笑口常开、双手张开”的旺仔形象在不少人的童年时光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爽脆的旺旺仙贝、雪米饼,顺滑浓郁的旺仔牛奶等旺旺经典产品成为一代代青年人童年零食必备。


但是,你有多久没吃过旺旺了?

缩水1000亿,中年危机的当头一棒

旺旺公司开始业务追溯至1962年5月在台湾设立之宜兰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旺旺商标在大陆申请注明,这是台商在大陆申请商标注册的首例。面对有限的资源及台湾市场,并及时掌握大陆开放经济之良机,公司在1992年,正式拓展中国市场,旺旺产品广告在大陆电视台首播。第一家工厂于1994年在湖南开始生产并为旺旺进入大陆庞大消费市场奠下坚固的基础。2007年在香港上市,是名副其实的“两岸三地”企业,主要业务分为米果类产品、乳品饮料、休闲食品和其他业务四大板块。

 

因背靠内地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中国旺旺的营收连年递增,其股价也一路上涨。即使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未能影响其上涨的股价。


辉煌之梦醒于2014年。

 

2014年,中国旺旺营收和净利润首次出现下滑,2015年继续下滑。到2016年营收19.71亿元,同比减少7.9%,这是继2014年、2015年之后,中国旺旺营收创下三连跌。如果从2013年算起,中国旺旺营收累计减少约16.6%,市值缩水超1000亿港元!

极力探索,“变形记”能否成功?

旺旺慌了!面对不断下滑的营收和巨大数额的缩水市值,旺旺开始了艰难的“变形记”:

 

2015年,旺旺针对目标消费群体及产品诉求重点,开启了多品牌策略,试图将产品及品牌形象变得更加年轻化,符合消费者的个性化追求。随后,旺旺推出一系列新品牌,如“黑皮”“哎哟”“那多利”“辣人”等新品类,包含果冻、梅酒、方便面等新产品。

 

2016年下半年,又陆续推出两个乳饮类新品,期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选择。

 

2017年双十一之前,旺旺翻拍经典广告,这一次“三年级六班李子明同学”变成了“三年级六班李子明老师”,他的妈妈依然给他送来了旺仔牛奶,除了“李子明”仍然由长大后的李子明本尊出演之外,旺仔牛奶也长大了,过去的 245ml 的旺仔牛奶变成了 8 L!广告一出,立刻在消费者中炸开了锅,勾起了往往曾经主要消费群体的“回忆”。双十一时,为了配合“搞大了”的主题,推出变大礼盒装,旺旺仙贝、雪米饼等经典产品纷纷以放大10倍的尺寸出现在消费者面前。据官方数据,双十一 plus 礼盒在天猫一上线每秒就卖 7 盒,补了三次货仍然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