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大”的旺旺帝国!
来源: | 作者:纳食 | 发布时间: 2018-01-31 | 216 次浏览 | 分享到:

“你旺、我旺、大家旺”的广告语和“圆头渥发、笑口常开、双手张开”的旺仔形象在不少人的童年时光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爽脆的旺旺仙贝、雪米饼,顺滑浓郁的旺仔牛奶等旺旺经典产品成为一代代青年人童年零食必备。


但是,你有多久没吃过旺旺了?

缩水1000亿,中年危机的当头一棒

旺旺公司开始业务追溯至1962年5月在台湾设立之宜兰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旺旺商标在大陆申请注明,这是台商在大陆申请商标注册的首例。面对有限的资源及台湾市场,并及时掌握大陆开放经济之良机,公司在1992年,正式拓展中国市场,旺旺产品广告在大陆电视台首播。第一家工厂于1994年在湖南开始生产并为旺旺进入大陆庞大消费市场奠下坚固的基础。2007年在香港上市,是名副其实的“两岸三地”企业,主要业务分为米果类产品、乳品饮料、休闲食品和其他业务四大板块。

 

因背靠内地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中国旺旺的营收连年递增,其股价也一路上涨。即使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未能影响其上涨的股价。


辉煌之梦醒于2014年。

 

2014年,中国旺旺营收和净利润首次出现下滑,2015年继续下滑。到2016年营收19.71亿元,同比减少7.9%,这是继2014年、2015年之后,中国旺旺营收创下三连跌。如果从2013年算起,中国旺旺营收累计减少约16.6%,市值缩水超1000亿港元!

极力探索,“变形记”能否成功?

旺旺慌了!面对不断下滑的营收和巨大数额的缩水市值,旺旺开始了艰难的“变形记”:

 

2015年,旺旺针对目标消费群体及产品诉求重点,开启了多品牌策略,试图将产品及品牌形象变得更加年轻化,符合消费者的个性化追求。随后,旺旺推出一系列新品牌,如“黑皮”“哎哟”“那多利”“辣人”等新品类,包含果冻、梅酒、方便面等新产品。

 

2016年下半年,又陆续推出两个乳饮类新品,期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选择。

 

2017年双十一之前,旺旺翻拍经典广告,这一次“三年级六班李子明同学”变成了“三年级六班李子明老师”,他的妈妈依然给他送来了旺仔牛奶,除了“李子明”仍然由长大后的李子明本尊出演之外,旺仔牛奶也长大了,过去的 245ml 的旺仔牛奶变成了 8 L!广告一出,立刻在消费者中炸开了锅,勾起了往往曾经主要消费群体的“回忆”。双十一时,为了配合“搞大了”的主题,推出变大礼盒装,旺旺仙贝、雪米饼等经典产品纷纷以放大10倍的尺寸出现在消费者面前。据官方数据,双十一 plus 礼盒在天猫一上线每秒就卖 7 盒,补了三次货仍然供不应求。


2018年,旺旺联合“天猫国货有好货”活动推出新年联名款方圆礼盒,玩了一把反差萌。旺旺这次将圆形雪饼做成了方形,方形的旺旺仙贝做成了圆形。将这些充满儿时回忆的零食变换外形除了用有趣、新奇感来吸引更多消费者外,“方”和“圆”也是旺旺今年新年营销活动的主题——有旺不怕方,一键还“圆”。

老企业的“尴尬”

事实上,旺旺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个例,它基本代表了中国一些老品牌目前所处的“尴尬”地位:

 

1.曾经主要消费群体的流失

以旺旺为例,它曾经的辉煌就因为它赶上了内地消费者物质需求爆发式增长的黄金时期,你当时的主流消费群体大多为60后、70后和少许的80后,但是进入21世纪,曾经主要的消费者已经老了,消费能力有限,即使对品牌拥有至高的忠诚度,可这毕竟不是他们的“消费天下”了。

 

2.品牌老化和产品老化

品牌老化、产品老化,是旺旺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旺旺对互联网时代主流消费群体,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和想法未真正理解,现在是90后和00后的天下,而旺旺并没有及时的“与时俱进”,跟上脚步。这也就导致了消费者对新品认识度不高,不能引发共鸣,这样必然不会在市场“翻出多大的浪花”。

 

3.产品思维老化

当旺旺意识到要改变的时候,就已经晚了。在新品上没有真正了解主流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而更大的问题在于它依旧用固有的传统生产型思维看待互联网环境下的消费市场,这才是它的根本问题。产品升级换代不如竞品快,而新产品中又没有拿得出手的。

 

以旺旺的乳饮品为例,除大型超市外,社区便利店、中小型超市的零售渠道仍以旺旺经典产品为主,新品则很少见。而在旺旺天猫旗舰店内,新品被放置在“新品专区”和“你没吃过的旺旺”的板块里,其销量大也才几百到几千之间,完全不匹配旺旺的知名度,以及做得风生水起的新媒体营销。



综上,纳食认为老品牌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改革:

 

1.培养年轻消费群体的品牌忠诚度

虽然老品牌的经典产品会伴随着我们很多人的成长,但是对于当代年轻的消费主力军来说,并不能产生很高的品牌忠诚度,所以就无法连续性销售,可能只是在营销最热的时候产生一个销售高峰,之后便回归平淡,这就很影响新品在市场的表现,长久以往,就会对品牌形象造成影响。所以企业一定要注意了解消费主力军的真正需求,被消费者接受和认可,才有在市场存活下去的资格。

 

2.扩大销售渠道

之前由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老品牌销售渠道比较单一,推广方案也相对简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消费方式的升级,老品牌必须做出转变,扩宽销售渠道,需要有一个贯穿全年的系统性推广方案来支持整个品牌的销售与构建,以及品牌的年轻化发展,而不是像以往一样,火爆的销售只出现在营销高潮期。

 

3.了解新媒体营销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消费者接受产品的同时也在接受产品概念,产品能否被认可跟产品概念能否被认可有很大关系,消费者认同的概念是一种概念,而厂家引导的概念却是另一种概念。“新媒体营销的核心在于社交,这个认识很重要,即通过社交搜集消费者的零星诉求,然后基于这些诉求推出具有靶向性的细分产品,而不是鼓吹、宣传让粉丝购买产品。”

 

其实,国家也非常重视国产老品牌的发展。

 

自2016年开始,国家就积极扶持中国品牌,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建立国家级品牌工程。去年11月下旬,天猫宣布启动筹备已久的“天猫国品计划”。这一系列动作让很多国产品牌重新回到大众视线当中,也让很多年轻消费者看到了国产品牌的竞争力,这是国产品牌升级的一次机遇。

 

所以,相信以旺旺为代表的国家品牌在自身积极地转变和国家的扶持下能够再现光芒,2018必是“大旺”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