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块钱小榨菜,鸡毛换糖!从亏损500万变身市值180亿
来源: | 作者:纳食 | 发布时间: 2018-04-18 | 882 次浏览 | 分享到:


就像当年农夫山泉,一直向消费者灌输“农夫山泉,有点甜”,当你第一次听到时候会怀疑,可你哪儿能抵得住钟睒睒农夫广告的狂轰乱炸,最后不由自主会出买瓶农夫山泉来尝尝,这水是不是真的有点甜?尝后你就发现自己被套路了……




2.力压群雄,重在工艺



数年前的酱腌菜市场,几乎每个区域甚至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强势的地方品牌,市场份额非常分散,神似军阀混战。当时榨菜分为两大流派:涪陵榨菜,全国销售,以华南。华中、西南市场更为强势;浙系榨菜,主要销售华东、华北、东北市场,其中尤以二、三级市场及中心城市的低端市场为主,低质低价,浙江榨菜厂家规模和实力都较小,缺乏全国性的品牌。

市场调研发现,“鲜”、“脆”是消费者评价榨菜好坏的标准,实现这一方法的工艺就是榨菜最有特色的一榨。乌江区别于其他榨菜的“榨”:乌江榨菜经过了3次清洗,3次腌榨,成本比其他的杂牌高很多,但消费者并没有任何认知。企业就用这个特殊的资源对乌江进行了机理包装:三清三洗,三腌三榨。把产品名定为“三榨”,用产品的制作工艺作为品名,继承了榨菜的优质资源,又区别于普通的榨菜,摆脱了消费者对榨菜低价值的认知。



坚持古法榨油技艺的胡姬花花生油,对于花生油工艺始终如一的技艺百年不变,品质赢得认可,赢得好口碑!已列入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薄利多销,以量取胜



榨菜作为快速消费品,价格大战不可避免。乌江榨菜采用经销制,集中资源强攻超市,再开发便利店、农贸市场等辅助渠道,逐步向下延伸渗透。总体原则是:抓大放小、先主后次。之所以能做到广泛分布,“一是公司的销售架构覆盖全面,另一点是公司与经销商的关系非常好”。虽然榨菜对外批发的毛利率尚不足5%,每袋毛利润也就几分钱。

成功的品牌打造,让乌江与其他的榨菜产品区别开来,提高了产品竞争力。目前,乌江榨菜已经在全国设立32个办事处,经销点遍布全国近300个城市,产品涵盖全国各地,还远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而最为关键的纳食认为是:专注和专业!企业赚钱了,很多老板就会开始着手多元化投资,而周斌全却不想搞那么多复杂的东西,他认为自己:只会做榨菜,就只做榨菜!截止目前,除了榨菜之外,该公司只是围绕榨菜做了一些产品延伸,譬如榨菜酱油、下饭菜等产品。专注一件事,就要做精!坚持做一件事,就要成为行业专家!小财富,坚持日积月累终会成为大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