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商小贩走南闯北走街串巷,以红糖、草纸等低廉物品,换取居民家中的鸡毛等废品以获取微利,这是流传于江浙一代的鸡毛换糖传奇故事,可谓人尽皆知,但也是他们世代相传的经商传统!同时在经济上起到重大作用,而在它的背后更蕴含了一种实干精神。
在食品圈同样有这么一个人,用鸡毛换糖的精神,将一包一块钱的榨菜换成了价值180亿的帝国企业,他就是榨菜的国王——周斌全。
这位来自重庆的小伙子却深谙其道,坚持做榨菜17年,将一个亏损到倒闭边缘的手工作坊式企业,打造成了一个市值180亿的“榨菜帝国”。
先来看看涪陵榨菜近10年财报:
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35.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4亿元,同比增长61%。通过10年的财报发现,在周斌全的领导下,其公司营收一直保持上升态势,对于2017年增长涪陵榨菜表示,在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成本上涨的压力下,公司通过围绕聚焦主力大单品,落实多目标平衡发展,提升管理水平等带动销售规模和利润的同步增长。
每包净利润大概是3.5分钱。就是靠这3.5分,涪陵(乌江)榨菜实现年利润4.14亿元,卖出了一个“涪陵榨菜”品牌,并上了市。周斌全是如何做到的?
2000年的时候,周斌全已经37岁了,由于集团改制,他被调任涪陵榨菜。可在此之前,他也挑过大梁,任职过涪陵建筑陶瓷集团董事兼副总经理。
刚调任过来,周斌全就懵逼了,涪陵榨菜不仅生产落后,还是个“烂摊子”:年产能只有1万吨,全部是手工作坊式生产。再加上假冒伪劣产品和各种杂牌榨菜的冲击,涪陵榨菜年亏损500多万,大过年的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于是,他下决心要彻底改变企业现状。
1.放大优势,提升知名度
起初,“乌江榨菜”远不如“涪陵榨菜”有名。涪陵是榨菜的原产地,让人感觉历史悠久、正宗。因此,首先得解决乌江与涪陵的关系,抢占“涪陵”这一独有的地源优势。因此在包装上就有了这样一段文字:“乌江榨菜,正宗涪陵榨菜,始于1898年,巴国古都涪陵因乌江(古称涪水)而得名,涪陵榨菜名冠世界三大名腌菜之首,乌江榨菜色如暖玉,其味鲜、香、嫩、脆,更为涪陵榨菜之极品!”通过“乌江——涪陵”视觉捆绑,并通过地缘关系的文字介绍,解决乌江与涪陵过往的松散关系。
2006年,周斌全下决定通过央视来提升涪陵榨菜的全国知名度,两个月1400万央视新闻广告,通过皇帝专业户张铁林的一口“乌江榨菜,我爷爷的爷爷都说好!”而迅速蹿红大江南北!使得产品销售额以每年20%到30%的速度增长。
就像当年农夫山泉,一直向消费者灌输“农夫山泉,有点甜”,当你第一次听到时候会怀疑,可你哪儿能抵得住钟睒睒农夫广告的狂轰乱炸,最后不由自主会出买瓶农夫山泉来尝尝,这水是不是真的有点甜?尝后你就发现自己被套路了……
2.力压群雄,重在工艺
数年前的酱腌菜市场,几乎每个区域甚至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强势的地方品牌,市场份额非常分散,神似军阀混战。当时榨菜分为两大流派:涪陵榨菜,全国销售,以华南。华中、西南市场更为强势;浙系榨菜,主要销售华东、华北、东北市场,其中尤以二、三级市场及中心城市的低端市场为主,低质低价,浙江榨菜厂家规模和实力都较小,缺乏全国性的品牌。
市场调研发现,“鲜”、“脆”是消费者评价榨菜好坏的标准,实现这一方法的工艺就是榨菜最有特色的一榨。乌江区别于其他榨菜的“榨”:乌江榨菜经过了3次清洗,3次腌榨,成本比其他的杂牌高很多,但消费者并没有任何认知。企业就用这个特殊的资源对乌江进行了机理包装:三清三洗,三腌三榨。把产品名定为“三榨”,用产品的制作工艺作为品名,继承了榨菜的优质资源,又区别于普通的榨菜,摆脱了消费者对榨菜低价值的认知。
坚持古法榨油技艺的胡姬花花生油,对于花生油工艺始终如一的技艺百年不变,品质赢得认可,赢得好口碑!已列入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薄利多销,以量取胜
榨菜作为快速消费品,价格大战不可避免。乌江榨菜采用经销制,集中资源强攻超市,再开发便利店、农贸市场等辅助渠道,逐步向下延伸渗透。总体原则是:抓大放小、先主后次。之所以能做到广泛分布,“一是公司的销售架构覆盖全面,另一点是公司与经销商的关系非常好”。虽然榨菜对外批发的毛利率尚不足5%,每袋毛利润也就几分钱。
成功的品牌打造,让乌江与其他的榨菜产品区别开来,提高了产品竞争力。目前,乌江榨菜已经在全国设立32个办事处,经销点遍布全国近300个城市,产品涵盖全国各地,还远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而最为关键的纳食认为是:专注和专业!企业赚钱了,很多老板就会开始着手多元化投资,而周斌全却不想搞那么多复杂的东西,他认为自己:只会做榨菜,就只做榨菜!截止目前,除了榨菜之外,该公司只是围绕榨菜做了一些产品延伸,譬如榨菜酱油、下饭菜等产品。专注一件事,就要做精!坚持做一件事,就要成为行业专家!小财富,坚持日积月累终会成为大财富!
随着企业实力越做越大,延伸产品线是因为发展的需要,但是有些企业看到别人做“多元化”,就盲目的加入其中,而不思量其中的风险。要知道,多元化发展必然会遭遇诸多问题,包括资金分散,管理更复杂,决策难度增加等等,而最后企业只能“挖东墙补西墙”“贪心不足蛇吞象”。
最低价不过几毛一袋的榨菜,营收从2010年的5.45亿,增长到2016年的11.2亿,净利从5500万增长到2016年的2.57亿,截止2018年2月市值已超过180亿。
鸡毛换糖,周斌全用一包小榨菜换得榨菜帝国,这买卖你说牛不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