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两年,“实体店倒闭潮”中倒闭、跑路的终端更不在少数。而这些小店虽然所处区域不同,老板不同,有着各自的原因,但是也有着极其相似的共性,让他们在不归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经销商做了二十多年,见过的终端没有几千也有几百了。在二十年的时间里,每年总会有几个小店、超市倒闭,有几个老板撑不住慢慢的熬着。在近两年,“实体店倒闭潮”中倒闭、跑路的终端更不在少数。而这些小店虽然所处区域不同,老板不同,有着各自的原因,但是也有着极其相似的共性,让他们在不归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甚至有的时候,看看这些小店的状况就能感受到小店之中的暮气,距离倒闭已经为时不远了。今天就盘点一下,那些年消失的小店都有什么共同点,看看你自己的小店真实的状况,距离倒闭还有多远!!
1、财务混乱不堪——不知道卖哪个东西赚钱
这是小店的通病,收银极其简单,城市内的小店稍好会有简单的收银系统(仅限于便利店和小超市,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收银系统也只是摆设。),大多数是没有收银系统的。往往是收钱之后往自己的包中,抽屉中一塞,至于卖的是什么东西,赚到多少,基本没有什么概念。
这样的状况下,卖什么赚钱,往往取决于最后的销量还有送货的数量。利润高销量稍次的甚至赚钱更多,但总是败在销量之下,被淘汰。
混乱的财务只是表现,却是终端所有问题的最终反馈,一旦财务出现问题,那么问题就不可挽回。自己不流通,赊账无法偿还,产品滞销,最后只有倒闭、跑路。大多数终端都在危险的边缘,但是很少有终端想到改变。
2、产品混乱不堪——经常性替换产品
优胜劣汰换产品很正常,但是经常性换产品就不正常了。一个产品从铺货到有固定的销量是需要时间的,特别在近两年市场变得艰难起来后,这个周期就更长。但是现在大多数的终端是没有耐心的,往往铺货之后就要看到销量,而自己也不用心配合经销商的活动,只是坐等收入。
只要产品销量一不满意就开始着急,一着急见到新业务员推新产品就意动,换产品。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一年之中产品在不断变化,但是销量从来没有变化只是零。存活下来的原因大多数归结于老产品的销量,但是利润却在不断被蚕食,成为厂家、经销商竞争中的炮灰。
产品的混乱是终端的硬伤,爆品只存在于少数,一年出现一个爆品已经是奇迹。想要赚钱就选好产品,做好销售,配合好宣传,销量总会上去,朝三暮四的结果只会让自己陷入泥潭难以自拔。
3、陈列陈旧——无法吸引消费者
大多数的终端十年没有换过陈列,甚至货架都已经用了十几年时间。大多数终端属于社区周边的小店,虽然走的是便利的概念,卖的是距离近。但是现在人越来越挑剔的购买习惯,周边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没有新的吸引点最终的结果就是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