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伊利到联想,谁要搞臭中国的实体企业
来源: | 作者:纳食 | 发布时间: 2018-05-22 | 1112 次浏览 | 分享到:


特朗普松开了按在中兴脖子上的手,却有无数只手抻向了中国实体企业。那一只只无形大手,比特朗普还要狠。


卡在伊利脖子上的手

“我等了三年,就是想等一个机会,我要争一口气,不是想证明我有多了不起,我只是想告诉人家我失去的东西我一定要拿回来!!!”这是《英雄本色》里小马哥最经典的台词,想必郑俊怀也是象小马哥一样,有着这样的雄心。

就如同在打造他“乳业教父”这个形象时,人们回忆他的错误就是:错把伊利当儿子。是的,这家企业是在郑俊怀手里有了成长,可是也是郑俊怀给他创造了最大的敌人——就如同人们在骂柳传志,为什么把联想交给了杨元庆,而不是现在风光无限的孙宏斌。如果当初郑俊怀能容下牛根生,现在的伊利会不会是另一番景象。

(伊利时期的牛根生)


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如果,所以牛根生带领下的伊利,永远只能是幻想。可邓俊怀会想,如果没有潘刚,现在的伊利还在自己带领下,自己会是多么风光。是那个年轻自己20岁的年轻人夺走了自己的“儿子”,而自己要让他加倍奉还。

“每一个从伊利走出去的人,都是对这个企业充满感情的。我也依然认为郑先生对伊利是有着深深的爱的。只是,后面发生的一切,应该是超出他的预计了”这是一个老伊利的员工,在谈起伊利风波时说的话。

是的,所以这些年我们看到,伊利并没有什么负面,反而是伊利总裁潘刚被处处被针对。2011年的张三林举报潘刚,距离郑俊怀被释放正好是三年。那一次的事件,以张三林外逃,其余四名协助人被抓结束。若不是2018年被伊利执行总裁张剑秋提起,人们都已经不记得这件事了。


确实要说,当时还是社交平台的时代,主流的传播途径只是几大门户网站。


这一次,当潘刚出国的时候,距离郑俊怀被抓是第十三个年头。而中国的社交媒体已经发展成为人人都是自媒体,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若说前期刘成昆发表的《出乌兰记》还只是针对潘刚,后面却渐渐演变成针对伊利这个企业。


想必这是郑俊怀也不曾想象的到的。在他心理,依然是把伊利当“儿子”看,只是有人把这个孩子抢走了。


只是,这是一个流量醮着人血的时代。就如同刘成昆自己承认的那样“我只是想通过这样的故事,来吸引粉丝,而后再有人给我投广告,以达到年入100万的收入”。


流量对于自媒体人就等于财富,所以没人会管什么真相。真相能换来粉丝的关注嘛?能换来100万的广告收入嘛?你不吃“人血馒头”总会有人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