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经销商逃离,宗庆后真的应该退休了吗?
来源:
|
作者:纳食
|
发布时间: 2017-03-23
|
273 次浏览
|
分享到:
娃哈哈在很多的消费者与经销商心中都有很深的印象,不少的消费者是伴随着娃哈哈的产品成长起来的,AD钙奶,营养快线,爽歪歪等等充满了回忆的产品。而从经销商来说,很多都是依靠娃哈哈的产品,起家,成长起来的。
但是从2013年娃哈哈的辉煌过后,业绩开始出现下滑,特别是在近两年的市场之中更是频频受阻,更是出现了经销商“逃离”的现象。
老产品落后,新产品受阻,已经将娃哈哈困在危险的边缘。
3霸王条款,硬性压货 笔者采访到的几位娃哈哈的经销商,更多的在抱怨的并不是娃哈哈的产品问题,而是越来越多的霸王条款。
从一个小企业,一步步的走向现在的饮料界的霸主,娃哈哈最引以为傲的是他的经销商体系。
但是随着娃哈哈企业的不断壮大,在与经销商的接触之中也开始发生变化。各种霸王条款,强行压货的行为,不断的损害着经销商的利益,也成为了经销商“逃离”的主要因素。

“为什么新品成活那么少,市场上基本没有出现,娃哈哈依旧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货都压在经销商的手中,现在做娃哈哈,赔十万,几十万,上百万的都有,以前赚的钱都要赔进去了”笔者采访到的经销商都是如此反应。
每年各级的区域经理不断的向经销商硬性压货,不断的增加经销商的负担,已经让经销商无法喘息。有的经销商透露2000件货,只能卖出去几百件,一千多件没办法处理,最后只能够砸到自己的手里。
4缺乏营销,销售吃力 无论新品,老品,还是压货问题,反映出来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娃哈哈的营销智商的缺乏,销售开始变得吃力。
进入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不断的变得更加的便利。老的营销手段已经很少起到作用,新的营销手段在不断的占领时代。
而娃哈哈在早期投入了大量广告,策划出许多的经典广告,使得产品销量不断上涨。但是在最近的几年时间之中,在营销,广告策划之上就弱上许多,以往经典的广告变得少见,在宣传方便也已经有些跟不上其他的企业,终端市场上消费者的印象也变得模糊了很多。

在《企业家说》中,宗庆后被问道面对互联网大潮,娃哈哈有没有相关布局和考虑呢?宗庆后认为,我们这个行业互联网也看不上,因为附加值比较低,分量也比较重,所以互联网觉得不划算。在宗庆后看来,互联网是一种新的形式,也能改变一部分人生产的习惯,但是感觉互联网现在是有点损害实体经济,电商说实话还是虚拟经济,如果把这个价格搞烂了,把信誉搞烂了,把实体经济搞垮的话,它拿什么东西去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