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经销商如何转型升级?生意这么难,为何他的公司业绩每月2-3倍在增长
来源: | 作者:纳食 | 发布时间: 2017-03-23 | 216 次浏览 | 分享到:

 

3、当地消费者消费特点的研究非常重要。

 

选食材也要了解当地的消费习惯。刘总经过长期对餐饮消费的观察发现,当地市场的菜品,“有量无价”动销最快。所谓的有量无价,指的就是菜品实惠、量足,但是价格不高。太贵的卖不上量,味道好坏倒不是最重要,因为可以后厨二次调制。这就要求产品的包装要看起来量足,物有所值。选到这种产品,不一定是爆款,但是一定不会死。

 

二、销售的定位也是极为关键。

 

1、从不赊销。

 

在经销方面,刘总不把自己定位为新经销商,而是采用了从不赊账的销售定位。不赊账,就没压货,就不存在风险性。一开始就严格切入市场,自然会丢掉一批客户,然而,不赊账开发出来的自然都是优质的客户。赊账,就有外欠、滞销、退换货,自然增加自己的风险。做什么,就不做什么,定位清晰了,就会占据主动权。

 

2、巧妙锁定厨师、采购。

 

酒店的老板,投资方,很多对食材采购是不过问的,更多是厨师或采购说了算。能接宴会的餐厅,规模都不会太小,多半都是有独立的厨师团队。很多采购是大厨说了算,你老板指定采购,我厨师就做不出那个味道,最终还要按照厨师的菜谱要求来。当然,如何让厨师们更多使用自己的产品,就需要下一番功夫,这里的技巧大家心知肚明了,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嘛。

三、好的团队机制,是业绩爆发的保障。

 

很多经销商招人难、留人更难,都想留住好员工,也都考虑过给员工股份和期权,但是往往不懂操作细节,导致公司管理陷入困境。刘总事业发展开来,自然需要引进更优秀的人才,也需要留住优秀的人才。通过学习,刘总了解到了很多股权方面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经营中,留住人才,吸纳人才。

 

上策买,中策换,下策给的股权机制。

 

对于股权,刘总的建议是最好的方式是让骨干买,中策是让对方拿等值的东西换。下策是送给对方。不付出,就不懂得珍惜。这是亘古不变的认知,很多企业就是最初不珍惜自己的股权,觉得对方不错,直接白给股份,你以为你很义气,看得起对方,结果白得的股份不珍惜,最终闹得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