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糖会在即!10大骗局,不得不防
来源: | 作者:纳食 | 发布时间: 2017-10-25 | 120 次浏览 | 分享到:


5.诱人的订货大奖

   

首批订货100万元,奖励价值40万元的宝马轿车一辆,任何人都会心动,可是仔细一想,恐怕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这类现象,糖酒会上年年有,却年年有经销商上当。经销商朋友需要注意:坚决不经销。


6.名人的跨界产品

   

很多名人本非食品行业,却因为其本身的名人效应,而跨界进入食品行业,硬生生地做一款产品,拿到糖酒会上招商,经销商可不要被名人光环迷住双眼啊。


经销商朋友只需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不好好做本行业的名人,称不上踏实的名人;2、名人光环背后的阴影你看到了吗?3、名人不等于好人;4、自称好人也不等于好人;5、名人可以做好公益,却做不好产品或者品牌营销。


企业在选择经销商时也要谨慎。


7.狮子大开口式的经销商

   

上来就说,我有多少辆车、从少人,能够覆盖多少零售终端,接下来恐怕就要向企业要条件了:1、你能给我什么样的政策?2、你能给我多少进店费、条码费?3、你能给我多少促销费?4、你能给我多少宣传推广费?最后算下来,企业前半年基本上亏本,至于赢利,经销商绝口不提,放弃吧,这样的经销商不是你的经销商。


8.只看费用不看产品的经销商

   

一些经销商什么话不说,简单看看产品,就问企业的营销政策情况,尤其是支持费用情况。这样的经销商绝大部分自身能力较弱,希望能够在糖酒会上“捡漏儿”,找到一个能够有足够费用支持的好产品。如果你的产品不是这样的类型,又没有相应的费用支持,恐怕这样的“恐龙”级经销商就不要谈了。

9.自称不差钱儿的经销商

   

虽然业务员们见到的经销商多如牛毛,但仍然会被受吹牛的经销商给忽悠了。这样的经销商一般都是口才高手,只说你的产品好,如何适应他所在的区域,接下来,他会告诉你他根本就不差钱儿,拥有大量的资金来运营你的产品,让他签订意向协议也爽快地签了。但当会后与其洽谈时,往往会提出像第七条一样的众多条件。


10.帮企业算区域销量的经销商

   

如果你听到一位经销商扳着手指跟你算区域销量时,恐怕你心里就要紧一下,千万不要被这样的超级算法给蒙弊了。“我能够覆盖1000个终端,其中KA200、BC类店400、便利店400,如果一家铺货两箱,我的月销售额会达到多少多少。”这样的帮企业算销量的区域经销商,企业要小心了,切不可受蒙弊而盲目放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