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果汁行业分析
来源:
|
作者:纳食
|
发布时间: 2017-11-17
|
117 次浏览
|
分享到:
1992年成立的汇源果汁,在中国众多民营企业中,一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存在,这不仅仅是当年商务部否决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而引起的风波,更重要的是,汇源的发展本身就是中国果汁产业的一部产业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国民营企业自我成长的鲜活标本。
汇源作为 “我产我食” 的践行者和带头者,在25周年之际,用一场晚宴展示了汇源近几年大健康、大农业的成果。当晚,1000+人同食有机小火锅,在2000+平方米的宴会厅里举杯畅饮。席间所有食材都来自汇源,实现汇源“自己种的自己吃,自己酿的自己喝”。这么多人同时品尝小火锅,申请吉尼斯吃小火锅世界纪录都可以!

汇源25年,是历经风雨的25年
是值得中国骄傲的25年
1992年,毅然辞去“铁饭碗”的朱新礼接手了一个负债千万元、停产三年、已经倒闭的县办罐头厂。这个处在破产边缘的国有企业已经连续3年未发出工资,还欠着巨额外债。厂里110名工人,20多人守着一个小冷库吃租金,更多的人跑到邻近的水泥厂做装卸工。

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朱新礼以还清外债、解决原厂工人出路问题为条件,拿下罐头厂,并在此基础上创办了“山东淄博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1993年,汇源生产出了第一批浓缩苹果汁。朱新礼一个人带着样品,背着煎饼去德国参加食品展。翻译,是朋友家在国外读书的孩子;充饥,靠的是自己背来的的煎饼。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朱新礼凭借着真诚和优质的产品,终于打动了外国公司,拿下了第一批价值500万美元的订单,许多人都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1996年,汇源集团更是以7000万元的价格,中标1997年央视新闻联播5秒标版广告权,成为第一个跻身“黄金播段”的北京企业,令行业内外的许多“大腕”刮目相看,汇源也一步步成为家喻户晓的汇源。
汇源到底有多火呢?
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汇源作为中国本土的饮料巨头,和可口可乐谈起了并购。可口可乐愿意出资23亿美金,当时这个价格是汇源品牌市值的三倍。然而这起并购把汇源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不少人认为:汇源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如果被收购,若干年后,还会不会有人记得中国曾经有个汇源。强大的舆论压力,惊动了商务部。最终,商务部发布公告,正式否决了可口可乐的收购申请。

25年,时代在变,市场在变,回顾过去,人们现在已经更冷静的看待当年的并购案。这件商业经典案例,也从侧面印证了汇源作为国民果汁的品牌力。汇源,是值得中国人民骄傲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