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行业大佬们在成功之前,也是无名小卒,也干着普普通通的工作,他们的成功是因为他们不甘现状、抓住机遇、经历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地结果。他们作为创业的先驱者,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告诉我们,工作职位不分贵贱,踏实、努力工作改变现状,你才有机会走向成功!我们来看看身价百亿的快消行业大佬第一份工作是干什么的?
快消品行业大佬们在成功之前,也是无名小卒,也干着普普通通的工作,他们的成功是因为他们不甘现状、抓住机遇、经历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地结果。他们作为创业的先驱者,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告诉我们,工作职位不分贵贱,踏实、努力工作改变现状,你才有机会走向成功!我们来看看身价百亿的快消行业大佬第一份工作是干什么的?
牛根生
第一份工作“养牛工人”
刚出生,因为吃不起饭,亲生父亲开价50块钱把他卖给养生父母,78年,年轻的牛根生踏出校门去参加工作,他选择了一家乳业工厂,从基层做起当一名养牛工人,99年离开伊利,并创办了蒙牛。在之后的8年时间成为中国乳业的冠军。
宗庆后
第一份工作是“农场挖盐工”
宗庆后的家族曾显赫一时,祖父曾在张作霖手下当过财政部长,父亲则在国民党政府任过职员。待到解放之后,家庭变得异常贫困,父亲没有工作,只靠做小学教师的母亲一份微薄的工资度日。1963年,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宗庆后去了舟山一个农场,几年后辗转于绍兴的一个茶场。再后来,大批知青相继下乡,宗庆后可以说是知青中的先遣人员了。
在海滩上挖盐,晒盐,挑盐,后来又到绍兴茶场种茶,割稻,烧窑,那时的宗庆后是一个郁郁寡欢的失落少年。在被命运之神遗忘的农村,宗庆后一待就是足足15年。1978年,随着知青的大批返城,33岁的宗庆后回到杭州。
钟睒睒
第一份工作“泥水匠”
1954年生的钟睒睒,家族原本是已定居在杭州的一个书香门第。但上到小学五年级时,钟睒睒被迫辍学。时逢“文革”,其父母被打成右派,从杭州下放回了老家——绍兴诸暨。连带钟睒睒的教育历程也受到了影响。
辍学之后,是一段绝对灰暗的人生经历,从上世纪60年代末到1977年,钟睒睒辗转于嘉兴、绍兴等地,学做泥水匠和木匠,其家庭在诸暨除了逢年过节,“几乎不上别人家做客”。
1977年高考恢复,钟睒睒突然宣布要与妹妹一起参加高考,并坚持考了两年,但每次都与分数线差了二十几分。
1988年初,国家正式批准设立海南经济特区,随之涌起一波海南淘金热。如今财富榜上的许多知名富豪,都是当年的淘金客。就在这一年,,钟睒睒从《浙江日报》辞职,奔向海南,开始了自己作为商人的历程。到40岁,抓住“鱼鳖养生丸”的商机,赚到人生第一个1000万,然后乘胜追击,杀入饮料界,有了后来的农夫山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