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年世界500强、跨国食品公司的中国之行!
来源: | 作者:纳食 | 发布时间: 2018-04-11 | 951 次浏览 | 分享到:



创立于1966年,是一个业务极为多元化的跨国食品公司,拥有多个知名品牌,其产品在全球市场销量排名均名列前茅。通过2月财报纳食获悉,达能2017全年销售收入为246.77亿欧元,折合人民币达1916.86亿元,基于“新达能同比”增长2.5%,其中销售额提高带来了3.9%的增长。其中第四季度的销售收入基于“新达能同比”增长3.7%,主要受益于专业营养品业务8.4%的增长,饮用水和饮料业务10.3%的增长,以及国际市场和北美市场基础乳制品和植物基产品的持续改善。


从玻璃瓶厂家到世界级食品企业,

发生了什么?



在达能还未是世界第三大食品集团之前,你肯定想不到,它竟然是一家生产瓶子的厂家,20世纪70年代初,BSN首席执行官安东尼·里布预见到玻璃行业的衰退,决定将业务重心从玻璃容器本身转移至容器内的产品。1970年,安东尼·里布结识了热韦尔达能的首席执行官丹尼尔·卡拉索,并收购了凯旋啤酒和依云两大品牌。两位奇才志同道合,希望共同将达能打造成一个国际品牌。1973年,BSN与热韦尔达能合并,BSN从此成为一家以食品为主要业务的公司。


其后,安东尼·里布对BSN的业务进行了重组,剥离了平板玻璃的生产业务,并于20世纪80年代起在欧洲食品行业开始了一系列收购行动。至20世纪90年代初,BSN已成为一家真正的国际公司,并于1994年更名为达能。


2007年,达能收购了荷兰企业Royal Numico,标志其企业战略开始转向“通过食品带来健康”。如今,达能确立了四大核心业务:鲜乳制品、饮用水和饮料、生命早期营养品和医学营养品,并成为全球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以通过食品带来健康作为清晰定位的食品公司,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入侵中国市场,多方交战却又失利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于1987年达能借机入侵中国市场,随后,便开启收购之旅,1996年收购武汉东西湖啤酒,占据股权达54.2%,于2003年收购全国乳酸奶第一品牌乐百氏后主要生产纯净水等产品,在达能入主后的第五年,即2005年乐百氏的亏损达到了1.57亿元。此后,便是漫长的调整期,乐百氏产品线大幅缩水,2013年乐百氏从原来的“乐百氏(广东)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更名为“乐百氏(广东)饮用水有限公司”,只保留了饮用水业务。

在经过多年的调整后,达能还是没能让乐百氏重回巅峰,反而在下坡路上越走越远。终于在2016年达能转手乐百氏,重新回到中国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