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牛饮料
来源: | 作者:纳食 | 发布时间: 2017-11-28 | 179 次浏览 | 分享到:

提起功能饮料,相信所有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红牛。除此之外,其他的品牌都只是备选而已。就算现在“红牛事件”闹了一年时间,无数新品、老品在市场上兴风作雨,但是在大多数人看来只要红牛还在,一切都只是小打小闹。

 

每年超过200亿的销量,红牛能够如此让人熟知,做到一个产品代替一个品类,其成功的秘诀让所有人都感到好奇。

进入中国,一年推广耗资两亿

      

1995年,华商严彬回国投资。在深圳特区成立了中外合资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在当时红牛远没有现在的红火,就算是进入中国也是经过层层审批、实验、考察,最后才被卫生部批准进入中国。

 

在当年,中国饮料市场刚刚起步,还没有进入快速发展中。市场上产品价位普遍不高,而红牛作为一个高价位、新概念的产品,推广远没有那么简单。

 

第一年红牛在市场推广上耗资两亿元,在当时饮料行业能够盈利2亿的企业都只是少数,销量达到两亿的也并不多。这样的手笔在当时可以说首屈一指,大手笔的投入红牛也收获不少。在第二年后红牛红遍大江南北。而那一句“困了累了喝红牛”的广告语,也成为一代人对红牛的记忆。



朗朗上口,明朗清晰的功能介绍,让所有人记住了红牛,开始了红牛在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


红牛走红的秘密


从红牛进入中国到现在已经22年的时间,红牛已经成为功能饮料的代表,消费群体涵盖少年、青年、中年等年龄段。红牛也从泰国走进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在2016年6月8日公布的《2016年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榜》上,红牛排第90名。

 

在这22年的时间里,红牛的媒体也在发生着变化。涵盖平面、电视广告、线下宣传,网络视频等多种媒体因素。题材涵盖亲情、极限运动、节日等多种题材,从多个方面宣传红牛能量生活方式。

 

包括我们现在熟知的“有能量无限量”


“红运当头,牛气冲天”


“你的能量,超乎你想像”


除此之外,还有网络上流转的各种文章,宣传等推动了红牛整个品牌的发展。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是红牛建立的“媒体之家”。

从2007年成立以来,涵盖欧美,进军好莱坞,纽约等市场。从各方面对媒体内容对红牛做出宣传,内部甚至拥有唱片公司,电影制作,涵盖作家,运动员,导演等各个区域的专长人士。

 

除了红牛之外,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拥有自己的媒体平台在推动企业品牌的发展。



大手笔投入下的巨额收获

      

在红牛大手笔的投入下,收获自然也是十分丰厚的。将内容转化成为消费趋势,将消费趋势转化成为销量,将销量转化成为认识,将认识深化每一个消费者的意识。

 

红牛在市场上能够有现在的地位和认识,其在媒体上的大笔投入起到关键性作用。自由,无意识的传播最能打动消费者,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面临周围众多品牌的关注与挑战,来自各个方面的危机,红牛能够快速的应对,扭转局势,但从这一方面来看,就是成功的。

 

在现在这个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品牌投入市场的营销之中,分出越来越多的精力与金钱放到品牌的经营上。这也造就了近几年国内出现的天价广告,但是广告仅仅是一次的展示,更多的甚至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与排斥。而红牛在文章,杂志,电影,唱片等各个方面,绕了一大圈,最终总会回归到红牛形象的塑造。不知不觉间完成营销的每一个环节。这也许就是它不同于国内众多品牌的原因,也是它能够占据一个品类,代表一个品类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