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5年,快消品业绩下滑的原因,终于找到!这么烂的营销,产品能动销,才怪!!!
来源: | 作者:纳食 | 发布时间: 2018-07-02 | 2013 次浏览 | 分享到:

这张图是北大荒东北豆奶这种温州平阳县的业务员发来的终端陈列照片。我们从上图可以看出来,北大荒陈列面是两排,昆仑兄弟豆奶是一排。这名业务员认为自己已经跑了市场,已经做了更好的陈列,已经对标了竞品,比竞品做的好。事实上,这样做远远不够。假如,昆仑兄弟在墙上贴上一张小海报,广告语是“同样的豆奶,同样的价格,大容量更多营养”,北大荒东北豆奶即使多一个牌面,销售也会很受影响。如果东北豆奶做一个特殊的陈列架,或者海报,直接把自己的独特优势呈现出来,比如“东北大豆原产地,非转基因好豆奶——正宗好豆奶”,就会秒杀昆仑兄弟。老百姓都知道东北大豆是最好的非转基因大豆,北大荒又是原产地,自然会认为是最好的豆奶,价格高一点也会认可。这就是最后一米的战斗,这就是很多中小企业无力管辖、无力涉足的七寸之地。


白酒行业有两个小酒品牌做的不错——小郎酒和江小白,我们来看下他们在终端的营销动作。

小郎酒在餐饮渠道的酒柜陈列上,直接标注出“店长推荐”,并清晰凸显30元价格。这类陈列效果类似电商网店上的“镇店之宝”、“销量冠军”等营销手段。店长推荐的,自然有特点,就会吸引人的注意力。人们消费多半无主见,喜欢被推荐,小郎酒自然过100亿销量。

江小白在终端饭店的洗手池墙上提醒顾客的标语:“小心地滑扯着蛋”,保持了江小白时尚有趣的文化传播。事实上在餐饮渠道,外到门头更换,内到菜单、WiFi密码提醒帖、推拉门提醒帖、抽纸盒、牙签盒等等,江小白都在不断传播自己的文化风格,和潜在消费者建立共同价值感。这些小物件,传播小点,积少成多,成了江小白决胜终端的利器,从而带动销量。很多人认为江小白只是广告公司的功劳,线上传播做的好,事实上江小白线下渠道的深耕一样牛B哄哄!


快消品类中,终端最后一米的争夺战,作战能力最强的就是白酒品类。无论是外来的八国联军,还是国内一二线的上市龙头,还是割据一方的地头蛇,乱军参战,手段层出不穷,你争我抢好不热闹。白酒营销战非常像腾讯的吃鸡游戏,最终能够活下来成为冠军,成功吃鸡的一方,运气仅占很小一部分,更多还是靠实力。渠道最后一米的近距离作战,是终端决胜的关键,更是七寸。从营销难度来看,酒水营销难度大于饮料,大于休闲食品,大于调味品。实战能力强,所以做白酒的如果转型做其他快消品,更容易成功,比如老白干的团队成功做出了六个核桃。

当然,营销出问题还会有更多原因,比如团队能力,竞争对手的恶意打击,品类消费过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