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负债500万逆袭营收518亿!万隆是怎么将一个烂摊子变成金宝贝?
来源: | 作者:纳食 | 发布时间: 2018-06-23 | 1052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个资不抵债的肉联厂,在他手里经过34年的折腾和改革,不仅把债务换完了还实现了质的飞跃,2017年,双汇发展实现营业收入约为504.47亿元,双汇也成为吧 了唯一一家肉类股于1998年上市!让双汇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从始至终一直靠他一个人——万隆。从1984到2018,万隆从未离开双汇,34年的奋斗,这位年近80的老人是如何走过来的?

苦命孩子,翻身当厂长

出生于1940年的万隆,家境贫寒,20岁时为了减轻加重负担去当兵了,从部队退伍后来到了漯河肉联厂(即双汇集团的前身),刚进厂里从办事员做起,一路走来勤奋、任劳任怨、眼里有活,得到领导的忠实,慢慢的做到了主任、副厂长。

1984年7月23日,漯河肉联厂历史上第一次民主选举厂长,这也让万隆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机。凭借800超高人气的票选万隆当上了厂长。

这个厂长不好当!

当了领导,但是漯河肉联厂这个官不好当,因为但是的漯河肉联厂,在全省10大肉联厂中排名第9,经常停工待料,一年干不了三个月活,有400万元资产,却身负500万元债务。所有的家底变卖了都不够还债的。


火上浇油的是,当年国家取消生猪统购统销政策,肉联厂只能自己想办法,面对这个资不抵债的厂,万隆没有推辞,而是勇敢挑下了这个担子。想要改变现状,万隆开启了“新官上任三把火”模式,第一把火烧得可真不小,把所有原来的副厂长都换了。


不过,他并非有勇无谋,当时市里派来几个干部锻炼,万隆说谁来都欢迎,无论是谁,都要先下车间、做调度,干好了,才能晋级车间主任、副厂长。干部本以为是镀镀金,走个过场,没想到万隆假戏真做。


就这样,万隆当年年底,使肉联厂实现了扭亏为盈,不但填平了500多万元的历史亏损,还上报了8000多元的利润。

双汇诞生

1991年苏联解体,导致国内猪肉销售困难,万隆的肉联厂也失去苏联这个大客户,万隆焦虑不已,想起当年在去莫斯科的火车上,看见对面旅客吃火腿肠。对于国内的人来说这还是个新鲜玩意儿,万隆立马决定上马“火腿肠”项目。


该项目投资高达1600万,等于押上几年来的身家。当时万隆决定主打以火腿肠为代表的高温肉制品,使用从日本、德国、瑞士、丹麦、奥地利买来的世界一流的自动化设备,并把质检员的权力提高到了厂长之上。

终于在1995年国庆,万隆推出“双汇王中王”高档产品,以土猪冷鲜肉为原料,通过中温杀菌保留猪肉本身的香味,最为关键的是90%以上都是猪肉,“咬一口就能看到大块瘦肉。”


万隆不失时机请来葛优、冯巩做代言,此后双汇火腿知名度迅速攀升。


1996年底,漯河盛况空前,1000多个经销商齐聚到双汇门前。为照顾好各地的销售代表,万隆特意派人买来大米、白面、菜送到招待所,“想吃什么自己动手做,材料管够。”正是万隆的这一小动作,瞬间让人泪奔,那1000名经销商遂成为了双汇的铁杆。


结果,1997年双汇火腿肠订货现场,就成了万隆的独角戏,他当场签下8000吨的采购合同。一年后,双汇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军全国100多个城市,“商场超市有,大街小巷有,乡里村里有”。一年时间,双汇成为龙头老大,营收突破20亿。


1998年12月,双汇实业在深交所成功上市,首发融资30046万元。

人生岂是坦途?

2011年,3月15日,这对万隆、双汇可谓是最艰难的时刻。当时央视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将双汇置于漩涡之中,报道称河南孟州等地采用违禁动物用药“瘦肉精”饲养的有毒猪,流入了双汇集团下属的济源双汇公司。

双汇被曝光“瘦肉精”事件,使双汇的品牌形象受损严重,双汇也直接损失了超121亿元。


这次“瘦肉精”事件,万隆恰恰被撞中了最自信,也是最敏感的神经。于是他放出狠话:宁肯检死,不能查死。


于是,他将“瘦肉精”的检验提高到国家标准之上,不再抽检,而是头头检验,为此全年预计增加费用3亿以上。


3月31日,万隆率领万名员工举行道歉大会,并将责任推给了上游的养殖业,瘦肉精事件完全属于个人失职。就这样,万隆硬是将失掉的口碑一点点赢了回来。

2013年9月26日,双汇控股母公司万洲国际成功并购美国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史密斯菲尔德公司,成为拥有100多家子公司、12万名员工、生产基地遍布欧美亚三大洲十几个国家的全球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

就这样2013年,双汇实现营收450亿,这也标志着双汇彻底走出了低谷。2016年,双汇营收突破518亿。


今天的双汇,在全国18个省(市)建有30多个现代化的肉类加工基地和配套产业,形成了养殖、饲料、屠宰、肉制品加工、新材料包装、冷链物流、连锁商业等完善的产业链,年产销肉类产品300多万吨,拥有近百万个销售终端,全国除新疆、西藏外,双汇的产品都可以做到朝发夕至。

纳食认为,正是万总当年的魄力和实干精神带领漯河肉联厂从一家地方小工厂跃身为全球的肉制品大企业,虽年近80岁,但万总却没有休息的念头,还为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要让双汇十三五产销规模翻一番,国内收入实现1000亿元!相信万总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