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联盟之后的天府可乐却逐渐被边缘化、遭遇“雪藏”,在2000年的时候,天府可乐在百事天府饮料公司生产线上的比例仅为1%-2%,陷入连续亏损。后来,产量逐年减少,天府可乐在市场上几近绝迹,淡出了中国饮料市场。
由于债务问题,2006年天府可乐不得不将40%的股权一并转让给百事可乐。2008年,天府可乐开始追讨天府可乐配方以及制作工艺归属权等。2010年底,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天府可乐胜诉,百事可乐归还其配方及工艺。2013年,天府可乐拿回“天府可乐”商标,2016年正式上市!
包装、营销新招频出
复出后的天府可乐在口味上仍沿用老配方,保留了熟悉的淡淡中药味。虽然味道还是原来的味道,但包装却未沿用旧包装,外观形象、瓶子造型都更为时尚,并特地增加了怀旧感元素。
在营销上亦是打足怀旧牌,首批售卖时,即在龙湖时代天街设置了一间复古小卖部。小卖部充满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元素,黑白电视机、永久自行车、卡带录音机,墙上贴着漫画海报,桌上的小人书,以及货架上的天府可乐。而在土墙青瓦木板门的小卖部周围,市民可玩耍儿时的游戏,跳房子,滚铁环等等,让市民重温20多年前的快乐记忆。
后期更是携手意大利驻渝领事馆推出“意大利版”天府可乐、与工行合作推出1分钱闪购天府可乐、与同是老品牌的冷酸灵一起为民族品牌发声......经过系列活动营销,天府可乐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今年名副其实的“爆品”,除了接到国内订单,就连新加坡、日本等海外市场也有不少。
现实是残酷的!
复出后的天府可乐,虽然在第一时间便赚足了人气……但有情怀的70后、80后都“老”了,而年轻的90后、00后对它根本不屑只钟情“小茗同学”、茶π等即便70后、80后因为情怀作祟买一瓶可乐,也终究找不回曾经的味道、流逝的青春,徒增一声感慨而已,注定不会形成重复购买。
纳食认为,弃情怀而寻差异化是重点,这一点老品牌崂山可乐就是个成功案例,在原崂山可乐优良品质的基础上,顺应最新消费趋势,加入乌枣、白芷、良姜、丁香等多种中草药成份及 CO2气体,赋予产品更多的健康内涵,口感清爽甘甜,充满个性,倍增魅力。
攘外必先安内
刚复出上市不久,天府可乐就将眼光着眼于走出去,纳食认为虽然其他地市和国外都有意做市场,但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毕竟20年前天府的市场是重庆及西南地区,20年后,碳酸饮料已不是当年的情况,天府根基还未牢固,盲目地突击全国以及国外市场只会是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