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过去一半,各大企业的布局与发展也相继展现出来。而在最近一段时间,最震撼的事情莫过于新零售的发展。阿里的无人店,京东的百万便利店计划,还有就是上月末娃哈哈与京东新通路的合作。
除了变化之外,大品牌更担心的是经销商的管理。在各自的区域之内经销商就是土皇帝,品牌虽然可以压货,可以各种手段促进销量,但是对整个市场之内品牌的经营大部分时间处于无力的状态,很难做到统一的把握。
从去年农夫山泉实行大经销商制度,更严格的把握经销商,到现在娃哈哈,李锦记相继加入京东,其实更多的是争取对市场的掌握,对市场数据更精细的把控。不断加强品牌在终端的运作,更统一的塑造品牌在终端的形象。
大品牌在不断减少自己的经营压力
每一个大品牌的经销商少到数百,多的甚至上千,管理本身就是极其麻烦的事情。而在今年年初甚至爆发出越来越多的经销商逃离大品牌这样的新闻,更是给大品牌的管理带来极大的压力。
而对大品牌来说,这样的危机是极其严重的。想要获得更多主动权,那么引进一个竞争对手无疑是极好的解决方法。转移经销商注意力,减少自己的压力,提升自己的主动性。
每一个品牌的动作一定是经过极其详细的思考之后决定的,无论出于怎样的目的,对经销商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提升自身的实力。可以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品牌的用意,市场的竞争,但一定要以此为警钟,不断惊醒自己,快速改变,成长,掌握主动。
作者:陈勋
(纳食集团资深编辑、文案专家、中国食品功勋领袖互联网评选策划人!)
中国食品营销第一机构——纳食!
专注食品系统服务:营销咨询策划、产品推广招商、终端动销落地!食品营销,就找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