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85%的食品工厂,很快会倒闭!
来源: | 作者:纳食 | 发布时间: 2017-09-04 | 257 次浏览 | 分享到:

如下这些食品饮料厂,早晚会倒闭:

01

市场开源越来越难,经营节流沦为幻想,高负债正快速拖垮企业。

营销作为企业盈利的排头兵,在挤压式新经济环境下几乎全军覆没。湖南某企业近80名业务人员,平均每个业务员的成本高达1-2万/月,整个团队每个月平均开发客户不足20个,营销利润远不及销售工资,这样的企业不在少数。

 

传统营销,业务员开发客户等同于放羊,盲目、迷茫。带着样品出去,怎么找精准客户,怎么谈,压根不清楚。每天的差旅成本平均200元左右,营销成本越来越高,拜访效率越来越低。不成交、没业绩、企业亏损,员工可不管这些,企业必须照常发工资,否则劳动局举报你。

 

开源不行,节流变成设想。物价、物流、包装、原材料、人力等成本急剧上涨,很多企业不得不砍掉多余业务员,降低成本,事实上杯水车薪。河南一家大型的果汁厂,营销人员已从过去的40名,砍到今年的5名,依然亚历山大。事实上,砍掉营销人员更加悲催,少了销售订单,业绩急剧下降,生存更加艰难。

02

固守的工匠情怀,成为企业发展的鸡肋。

“自己的孩子、父母、朋友都不喝的饮料,都不吃的产品,绝不会卖给消费者”。这是很多工匠企业家的商业信条,商业精神无可厚非,可是产品卖好了,跟风模仿的企业多如牛毛,很快你会发现别人的零售价比你的出厂价还要低,自己的产品突然卖不动了。早期不错的产品,现在成了发展的鸡肋。降低成本,迎合市场,又“昧了良心”。客户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低,越来越低,最后形成恶性循环,整个行业都跳不出来。

 

事实上很多企业都有创新的情怀,有的企业专利证书一柜子,但是有什么卵用?跳不出传统的思维模式,缺乏实质性产品创新与规范专业的营销策划,产品几十款甚至数百款,依然卖不掉不动销,没利润没效率,竞品多如牛毛,市场随时可能被干掉。